体育资讯07月14日讯 南方周末发布了题为《赌徒当掮客:判决书里的假球产业链》的文章,多位业内人士披露了踢假球的可能方式,但查处难度较大。
以下为原文内容
关于朱宏兴等人的判决书多次提及涉案球员操控比赛的隐蔽手法:前锋消极进攻,守门员假装扑球,其他球员则刻意减少有效进攻,共同放水。
一位拥有教练员等级证书,曾从事青少年足球培训的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,足球比赛瞬息万变,造假难以辨别。例如,后卫故意慢半步、没卡住位置导致对方进球,事后完全可以解释为对方速度太快。因此,即便业内人士也难以判断是否为假球,除非有球员明显往自家球门踢球。
上述人士表示,他反复观看过江苏苏宁门将顾超被通报踢假球的比赛。“那场比赛中,顾超实际扑出了对方多个好球,而且被进的那个球我看不出是放水。”在他看来,这正是赌球假球反腐的难点所在,除非“拔出萝卜带出泥”,由队员自己承认。
另一种被查处的方式,是办案机关调出队员之间通信往来,发现他们使用特殊暗号:如带着绷带进场,拆下即表示要放球,场外观看直播的人看到暗号就明白。
裁判作假同样难以界定。国内一位二级裁判员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,有经验的裁判在接受帮助某队获胜的任务时,会在关键判罚上偏向该队,但在不重要的判罚上偏向对方,“这样看起来整场比赛很公正,增加了查处难度。”
据这位裁判在圈内了解,最终判定裁判收钱引导比赛走向,通常是在被抓后由当事人自己供出。
经历“塌方式”腐败后,中国足协领导班子进行了改组。近一年来,足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:针对裁判管理,将职业联赛裁判选派权收归足协、完善考核评价体系、实行裁判升降级制度、公开重大争议判罚评议结果、建立裁判黑名单、允许俱乐部申诉等;针对假球问题,则采取高压整治,已有超过40名球员被终身禁足。
2024年底的职业联赛专题新闻通气会介绍了2025年赛季的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,剑指足球领域的“假赌黑”顽疾。其中有一条值得注意,中国足协副主席杨旭表示要“加大清理欠薪、欠款工作的力度”。南方周末记者在判决书中发现,不少足球队员表示自己收钱踢假球,是因为俱乐部持续欠薪而不得已为之。
💥反腐打假!中国足坛震荡!HOT LIVE
HOT NEWS
HOT VIDEO
HOT VIDEO
终结三轮不胜!南通支云1-0上海嘉定汇龙升第六科勒夫迎首球
中甲-石家庄功夫1-1定南赣联哈德松-冈萨雷斯破门马成浩扳平
中甲-大连鲲城3-1南京城市联赛2连胜维尼修斯双响穆谢奎破门
连场绝平!韩国女足1-1日本女足郑多彬建功成宫唯破门
中国女足4-2中国台北女足邵子钦双响中国台北女足2射门2进球
佛山南狮2-1深圳青年人取近7轮首胜安特维双响尼古拉斯两助攻
进球大战!铜梁龙4-3绝杀青岛红狮向余望戴帽卡里略94分钟绝杀!
七轮不败!延边龙鼎2-0广东广州豹距榜首6分广州豹近五轮首败
2连败!中国0-2日本王钰栋伤退张玉宁失单刀国足末轮战中国香港
中甲-苏州东吴3-1陕西联合福尔特斯传射艾尼法精彩挑射破门